超疏水超自洁防污防覆冰涂料 风机防覆冰涂料 防雨衰防覆冰涂料 电池底护防覆冰涂料 |
超疏水超自洁防污防覆冰涂料(DSAN-S2001-Ⅲ)
DSAN吸能超双疏涂料主要基于荷叶超疏水仿生原理设计,通过构造具有微纳结构的粗糙表面,形成接触角>150°、滚动角<5°的超疏水涂层,大大的降低冰晶与接触界面的附着力,从而不结冰或者延迟结冰,达到减少结冰量、易脱冰的效果。
产品视频
应用行业及场景
电力防覆冰:导线、绝缘子;
风电防覆冰:风机叶片;
轨道交通(铁路)接触网防覆冰:接触网、车辆转向支架、轨道;
电动汽车防污、防覆冰:电池护板;
通信防覆冰(雨衰):设备外壳;
桥梁防覆冰:斜拉索;
快递防覆冰:柜门。
主要技术参数
超疏水 | CA>150°,SA<5° |
超疏油 | CA>150°,SA<5° |
超自洁 | 1级 |
憎水迁移性 | 20mg/cm² |
憎水性减弱特性(168h) | CA>150°,SA<5° |
高湿环境超憎水(RH99%) | CA>150°,SA<5° |
耐侯性(人工加速老化) | 3000h |
耐盐雾 | 1000h |
耐腐蚀性(5%酸/碱/盐溶液) | 24h |
表干时间 | 30min |
实干时间 | 24h |
固含量 | 55% |
附着力 | 1级 |
冻融循环(-5℃条件周期6h+2h) | ≥20次 |
冰层水平拉力 | 0.1N/cm² |
脱冰率 | >98% |
包装规格及使用方法
规格 | 2kg套装 | 包含了1kg面漆、0.49kg底漆、0.28kg稀释剂、0.07kg固化剂、0.26kg清洗剂 |
10kg套装 | 包含了5kg面漆、2.45kg底漆、1.4kg稀释剂、0.35kg固化剂、0.8kg清洗剂 | |
用量 | 地面作业5㎡/kg(纯平面):10-12个绝缘子/kg,以XP-70(表面积0.16㎡)为例 | |
高空作业4㎡/kg(纯平面):8-10个绝缘子/kg,以XP-70(表面积0.16㎡)为例 |
(1)使用方法:
表面处理:涂漆之前,应清除基材表面的残旧漆膜、铁锈、油污、氧化皮及杂物,要求达到无锈、无油污。
施工条件:施工温度(5-50)℃;空气相对湿度小于75%,避免在雨、雪、雾天气中施工。
混合及熟化时间:施工前将底漆组份按包装比例1:1:1混合,充分搅拌均匀,熟化15分钟后使用,混合后4 小时内用完。如使用期间出现增稠现象,可加入少量稀释剂混匀后再进行喷涂。
(2)喷涂参数:
底漆喷涂参数:可喷涂、刷涂、辊涂,建议采用空气喷涂施工。喷涂压力约为2.0-4.0bar, 喷涂距离 15-20cm, 喷幅适中,喷涂2遍,干膜厚度控制在70-100um, 喷涂粘度15-25s (涂-4杯)。
面漆喷涂参数:面漆喷涂需在底漆表干(约10-30min) 后施工,喷涂压力约为2.0-4.0bar, 喷涂距离 20-25cm, 喷涂4遍。
保养时间:施工完成后,应避免风沙,雨水污染,表干后可初步具有超疏水性能,实干24h。
(3)注意事项:
二次喷涂时,无需对原有本产品涂层特殊处理。
产品调配视频
涂层具有在低温环境下防覆冰的能力,能够有效防止水汽在涂层上附着进而在环境温度低时在涂层表面结冰。因其超双疏性能同时具备防污闪能力,拥有良好的耐候性。
应用行业及场景
针对风机叶片进行防覆冰处理,降低与冰晶在接触面的附着力,从而不结冰或延缓结冰,达到减少结冰量与易脱冰效果。
主要技术参数
颜色 | 白色/黑色 |
质量固含量 | >40% |
表干时间 | <2h |
实干时间 | <24h |
常温疏水效果 | CA>150° SA<5° |
低温疏水性 -10℃下存放超过48h | CA>150° SA<10° |
冰水浸泡 在冰水混合物中(0℃)浸泡96h | CA>150° SA<10° |
冻融循环 -5℃条件下进行循环20次 (周期6h+2h) | CA>150° SA<10° |
覆冰减少率 | 50% |
脱冰率 | >98% |
附着力 | 1级 |
耐腐蚀性 | 合格 |
耐湿热(1000h) | 不起泡、不生锈、不脱落 |
耐盐雾(1000h) | 不起泡、不生锈、不脱落 |
耐人工气候老化3000h | 不起泡、不脱落、不开裂、不粉化 |
固化物密度 | 1.39g/cm3 |
推荐膜厚 | 50~100μm |
包装规格及使用方法
规格 | 2kg包装 | 包含1kg面漆、0.49kg底漆、0.28kg稀释剂、0.07kg固化剂、0.26kg清洗剂 |
10㎏包装 | 包含5kg面漆、2.45kg底漆、1.4kg稀释剂、0.35kg固化剂、0.8kg清洗剂 | |
用量 | 高空作业4㎡/kg(纯平面) |
(1)使用方法:
表面处理:确保待涂基材表面污染物如锈蚀、油脂、油污、灰尘、盐分、水份等应该在涂装前采用适当的方法去除。
施工条件:要求环境施工温度应在5~45°C,环境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并且底材温度至少高于露点温度3°C。
混合及熟化时间:底漆分装在三个容器中,涂装前,按比例整组混合(底漆主剂:稀释剂:固化剂=7:4:1)。涂料一旦混合,必须在规定的混合后施工时间内使用完(混合后开放时间24h),底漆熟化2分钟后使用。面漆是单组份溶剂型涂料,无需混合,但仍需在使用前充分搅拌或者摇动均匀。
(2)喷涂参数:
底漆喷涂参数:倒入喷枪时采用100目滤布过滤倒入;喷涂采用岩田W-71空气喷枪(口径0.8mm或1.0mm),气压:0.4-0.7MPa;喷涂角度垂直于基材;喷涂距离15-20cm;喷幅10-15cm(即:幅度0.5圈;流量2.0圈;气量0.5圈)。喷涂2遍。室温下静置30min以上,表干后喷涂面漆。
面漆喷涂参数:面漆喷涂前上下来回摇匀5min,倒入喷枪时采用100目滤布过滤倒入;面漆喷涂需在底漆表干后(20-30min)施工。面漆喷涂方式采用岩田W-71空气喷枪(口径0.8mm或1.0mm),气压0.4-0.7MPa;喷涂角度垂直于基材;喷涂距离25-30cm;喷幅10-15cm(即:幅度0.5圈;流量1.0圈;气量0.5圈)。喷涂6遍。
保养时间:施工完成后且实干前,应避免风沙,雨水污染,表干后可初步具有超疏水性能,实干24h。
(3)注意事项:
补喷:对于未喷涂到的区域,如底漆和面漆未达最终效果需要进行补喷。(# 底漆补喷完成后,再开始面漆喷涂。)
滴水效果测试:面漆干燥30min且确认已表干后(外观是略微乳白色),可以进行滴水测试。要求效果:水滴在上面不沾,且轻轻一吹可以滚动。
复涂:涂层经长时间运行后出现疏水性下降以至于失效的现象后可对涂层进行复涂,复涂只需将涂层失效处清理干净后重新补喷面漆即可,补喷面漆步骤及方式与上述相同。
产品调配视频
涂层具有超疏水、防雨衰和防覆冰能力,能够预防信号衰减和覆冰现象,阻止冰层形成与雨水侵蚀,因其具备超强耐候性和自洁特性,拥有耐磨、耐冲击的机械性能,兼具耐盐、耐酸等化学稳定性,同时通过紫外阻隔能力提升基材抗老化性能,为电子通讯凌云构架良好防护体系。
应用行业及场景
可作为底面合一涂层,用于电子通信领域。推荐用于军用雷达、天线基站、5G天线外罩、通信天线等电子通信行业。
主要技术参数
底漆不挥发物含量 | ≥50% |
干燥时间-表干 | ≤60min |
干燥时间-实干 | ≤24h |
天线罩、金属卡边颜色 | 白色 |
厚度 | 80±20μm |
附着力 | ≤2级 |
憎水性 | CA≥150° SA≤5° |
耐水性(浸168h) | 未出现起泡、开裂、剥落、掉粉、明显变色、明显失光等现象 |
紫外透过率 | ≤1% |
信号损耗(雨天) | ≤0.2dB |
抗水冲击 | 0.2Mpa,20cm垂直冲击,水流量5L/min,持续30min。涂层无脱落现象;疏水性:CA≥150°, SA≤10° |
包装规格及使用方法
规格 | 2kg包装装 | 包含1kg面漆、0.49kg底漆、0.28kg稀释剂、0.07kg固化剂、0.26kg清洗剂 |
10㎏包装 | 包含5kg面漆、2.45kg底漆、1.4kg稀释剂、0.35kg固化剂、0.8kg清洗剂 | |
用量 | 高空作业4㎡/kg(纯平面) |
(1)使用方法
表面处理:确保漆膜层间附着力待涂基材施工前涂覆表面必须经清洁、干燥处理确保表面无污染物。
施工条件:为达到最佳喷涂,混合涂料的环境施工温度建议在20~35°C之间。
混合及熟化时间:涂装前,按比例整组混合(底漆主剂:稀释剂:固化剂 = 1:1:1)。涂料一旦混合,必须在规定的混合后施工时间内使用完(混合后开放时间24h),底漆熟化2分钟后使用。面漆是单组份溶剂型涂料,无需混合,但仍需在使用前充分搅拌或者摇动均匀,摇晃参考时间5min。
(2)喷涂参数
底漆喷涂参数:倒入喷枪时采用100目滤布过滤倒入;喷涂采用岩田W-71空气喷枪(口径0.8mm或1.0mm),气压:0.4-0.7MPa;喷涂角度垂直于基材;喷涂距离15-20cm;喷幅10-15cm(即:幅度0.5圈;流量2.0圈;气量0.5圈)。喷涂2遍。室温下静置10-20min以上,表干(底漆实干厚度60μm±20μm)后喷涂面漆。
面漆喷涂参数:面漆喷涂前上下来回摇匀5min,倒入喷枪时采用100目滤布过滤倒入;面漆喷涂需在底漆喷涂结束20-30min后施工。面漆喷涂方式采用岩田W-71空气喷枪(口径0.8mm或1.0mm),气压0.4-0.7MPa;喷涂角度垂直于基材;喷涂距离25-30cm;喷幅10-15cm(即:幅度0.5圈;流量1.0圈;气量0.5圈)。喷涂5-6遍(面漆实干厚度20μm±5μm)。
保养时间:施工完成后且实干前,应避免风沙,雨水污染,表干后可初步具有超疏水性能,实干24h。
(3)注意事项
补喷:对于未喷涂到的区域,如底漆和面漆未达最终效果需要进行补喷。(# 底漆补喷完成后,再开始面漆喷涂。)
滴水效果测试:面漆干燥30min且确认已表干后(外观是略微乳白色),可以进行滴水测试。要求效果:水滴在上面不沾,且轻轻一吹可以滚动。
产品调配视频
涂层具有超疏水、超疏油和防覆冰能力,能够预防电池表面与电池板污垢沉积、凝露聚集与覆冰现象,阻止冰层附着与油污渗透,同时兼具耐盐、耐酸等化学稳定性,通过紫外阻隔能力提升基材抗老化性能,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构架良好防护体系。
应用行业及场景
可作为底面合一涂层,用于电动汽车领域。推荐用于电动汽车底护板防污、防冰;新能源电池防污、防潮、防凝露等领域。
主要技术参数
底漆不挥发物含量 | ≥50% |
干燥时间-表干 | ≤60min |
干燥时间-实干 | ≤24h |
涂层颜色 | 白色 |
厚度 | 80±20μm |
附着力 | ≤2级 |
憎水性 | CA≥150° SA≤5° |
耐水性(浸168h) | 未出现起泡、开裂、剥落、掉粉、明显变色、明显失光等现象 |
抗水冲击 | 0.2Mpa,20cm垂直冲击,水流量5L/min,持续30min。涂层无脱落现象;疏水性:CA≥150°, SA≤10° |
包装规格及使用方法
规格 | 2kg包装 | 包含1kg面漆、0.49kg底漆、0.28kg稀释剂、0.07kg固化剂、0.26kg清洗剂 |
10㎏包装 | 包含5kg面漆、2.45kg底漆、1.4kg稀释剂、0.35kg固化剂、0.8kg清洗剂 | |
用量 | 地面作业5㎡/kg(纯平面) |
(1)使用方法
表面处理:确保漆膜层间附着力待涂基材施工前涂覆表面必须经清洁、干燥处理确保表面无污染物。
施工条件:为达到最佳喷涂,混合涂料的环境施工温度建议在20~35°C之间。
混合及熟化时间:涂装前,按比例整组混合(底漆主剂:稀释剂:固化剂 = 1:1:1)。涂料一旦混合,必须在规定的混合后施工时间内使用完(混合后开放时间24h),底漆熟化2分钟后使用。面漆是单组份溶剂型涂料,无需混合,但仍需在使用前充分搅拌或者摇动均匀,摇晃参考时间5min。
(2)喷涂参数
底漆喷涂参数:倒入喷枪时采用100目滤布过滤倒入;喷涂采用岩田W-71空气喷枪(口径0.8mm或1.0mm),气压:0.2-0.7MPa;喷涂角度垂直于基材;喷涂距离15-20cm;喷幅10-15cm(即:幅度0.5圈;流量2.0圈;气量0.5圈)。喷涂2遍。室温下静置10-20min,表干(底漆实干厚度70μm±20μm)后喷涂面漆。
面漆喷涂参数:面漆喷涂前上下来回摇匀5min,倒入喷枪时采用100目滤布过滤倒入;面漆喷涂需在底漆喷涂结束20-30min后施工。面漆喷涂方式采用岩田W-71空气喷枪(口径0.8mm或1.0mm),气压0.4-0.7MPa;喷涂角度垂直于基材;喷涂距离25-30cm;喷幅10-15cm(即:幅度0.5圈;流量1.0圈;气量0.5圈)。喷涂4-6遍(面漆实干厚度20μm±5μm)。
保养时间:施工完成后且实干前,应避免风沙,雨水污染,表干后可初步具有超疏水性能,实干24h。
(3)注意事项
补喷:对于未喷涂到的区域,如底漆和面漆未达最终效果需要进行补喷。(# 底漆补喷完成后,再开始面漆喷涂。)
去除涂层表面浮粉:涂料喷涂完毕后烘烤实干。采用羊毛刷刷掉涂层表面浮粉,将涂层表面浮粉采用气枪喷气吹干净,无明显白色颗粒即完成浮粉去除。
滴水效果测试:面漆干燥30min且确认已表干后(外观是略微乳白色),可以进行滴水测试。要求效果:水滴在上面不沾,且轻轻一吹可以滚动。
产品调配视频
|